医生过劳而死 如何避免过劳猝死?

  过劳死已经上升为一个全人类的问题,不仅仅是办公室的白领还有很多医务人员缺乏休息,过度的劳累让他们的健康透支,关注人类健康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多少人还在过度劳累!因此女娲健康网要告诉各位医生过劳而死 如何避免过劳猝死?。

  武警总医院心外科主任王奇因劳累过度突发脑出血,经抢救无效于12月1日6时30分逝世,年仅49岁。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:“明天我的两台手术停了吧!”为保障医生健康权益,相关组织也将于近期启动专项基金,关注医师健康。

  有人说,中国医务工作者就像陀螺,停不下操劳的脚步。据中国之声《央广新闻》报道,我国近七成医务人员处于亚健康状态,有两成医生无法做到每天运动,经常失眠,近一半医生有抑郁症状。此前的十年,全国医疗机构门诊量已由2002年的21.45亿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62.7亿人次。为了应对与日俱增的患者,包括北京已有39家三级大医院开设了双休日门诊,医生不光要“白加黑”,现在又要“5+1”甚至“5+2”。健康时报、医学界网站曾经联合发起医生休假调查,结果显示97%的医生不能每年休假。48%的医生每天工作时间在8~10个小时(相关报道见1050期健康时报2版、23版《九成医生不能休假》)。

  医务工作者过劳过累,看似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捉襟见肘的症结,长远而言,这种饮鸩止渴的职业生态,不仅戕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更是公共利益的巨大损失。

  道理很简单,在多重压力下,医生的职业生存状态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满意度,甚至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。一个本可以服务患者数十年的优秀医生,却在数年后的高强度工作中倒在手术台边,究竟得失几何?

  回头看看,医务工作者“过劳”现状的背后,无非有三重肇因:

  一是社会推崇“过劳”,将加班加点视为“美德”甚至宣传典型。结果就是,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,人均劳动时间超过日本和韩国,每年有60万劳动者过劳死。如此大背景下,医务工作者也不能例外。

  二是少数制度将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异化为体力劳动,不尊重其技术性与创造性。正因如此,以药养医才成为历史性症结,在制度设计上,一直就没有承认“以技术养医”的正当性与合理性。

  三是医务人员供不应求,加上医疗资源配置失衡,过劳就成为大城市与大医院的常态。譬如12月6日开始,深圳史上最大规模招医引才计划启动,其背景是“医护人员缺口达3万”的尴尬现实。人少活多,除了“过劳”,还有更好的选择吗?

  医务工作者不是超人,将其置于“过劳”的险境,无异于让公共健康跟着过劳的医务工作者走钢丝。因此,在发达国家,医生过劳是有极大法律风险的怪事。譬如在德国心脏中心,大多数医生每周的工作时间是严格限定的,教授以下的主治医生一般为每周40小时,超时工作医院必须支付高昂的加班费。医院为节约成本,一般会对超过合同工作时间的医生进行强行休假。

  看来,要让医务工作者从“过劳”的钢丝上走下来,只有两个路径:公共医疗资源的短板要及早补上,新医改要彰显医疗技术的价值;此外,社会还须尊重医务工作者的劳动,法律要硬气、规则要正义。一句话,保护医务工作者合法权益,其实也是捍卫公共利益。

  过劳是催促女性衰老的真凶

  大家有没有注意过,人在经过一场大体力的劳动后,经常会出现“累的起不来了”,或者“腰酸背痛”等一系列浑身乏力、运动迟钝、笨拙的症状,这是因为在操劳的过程中,人体堆积了大量的乳酸导致的,一般长时间工作会出现这种问题。

  研究表明,长时间过度劳累,其细胞容易老化,从而导致人体的衰老提前到来。近年来,经常出现“过劳死”的现象也证明了这一点。

  据研究,从事体力工作的人细胞衰老速度平均比不做体力工作的同龄人快7年。细胞是否老化以及老化的程度如何是由细胞中端粒的长度的决定的,端粒是保护染色体端位的DNA(脱氧核糖核酸)基元。因为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变短一些,细胞的分裂次数越多,端粒越短,细胞也就越老化。

  研究人员对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的细胞端粒的长度进行了研究,发现其体内的细胞端粒比同年龄非体力劳动者的细胞端粒平均短140个DNA碱基对!正常情况下,人体细胞端粒平均每年损失20个碱基对,这说明体力劳动者的细胞老了7年!

  研究人员还指出,造成过劳者细胞容易衰老的最根本原因是心理压力过大,那些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一样,过重的心理压力会对人体新陈代谢产生负面影响,使细胞受到伤害,从而导致细胞老化甚至死亡。

  保持细胞的活性,防止人体的衰老,不仅要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,还要多加锻炼身体,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,学会减压、释压,保持好的心情,才是快乐和长寿的秘诀!

  预防过劳猝死小妙招

  一.减轻负荷

  减轻工作压力,尽量不加班加点,有规律地作息。‘弛而不张,佛为也;张而不弛,佛能也。一张一弛。文武之道也’。近日去世的复旦抗癌女教师于娟也刚刚过完33岁生日,她“活着就是王道”的生命感悟,让不少严重透支健康的白领开始重新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。于娟的诀别感悟是:“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,你会发现,任何的加班,给自己太多的压力,买房买车的需求,这些都是浮云,如果有时间,好好陪陪你的孩子,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,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,和相爱的人在一起,蜗居也温暖。”。值得白领们深思。

  另外,要不断提高财商。智商、情商很重要,财商更不能轻视。财商通俗说就是用自己手中的钱赚取稳定收益的能力。当钱能让你获得像工资一样稳定而充足的收入时,你也就可以退休了。让金钱为你工作,而不是你为金钱工作,这才是正确的理财观念。有人建议;‘存钱不可少,消费要节制,买套自住房,保险聪明买’。财商的提高,能使你从容过上优裕的生活;减轻生活压力。

  二.重视健康

  加强保健意识,改善生活方式。合理膳食,适当运动,戒烟限酒,心理平衡。尤其不要陪吃陪喝、酗酒无度、暴饮暴食、从不运动。出现亚健康状态,要着意调整;出现‘四高症’,要‘釜底抽薪’,彻底防止,以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。如有直接促成‘过劳死’的五种疾病,必须及时抓紧治疗。企业领导要着眼於企业的长远利益,以人为本,爱护人才,重视职工的健康。不要动辄加班加点;保证职工有休闲时间。改善劳动条件;定时体检,防患于未然。保证有较好的医疗条件。

  三.预防猝死

  白领‘过劳死’,多心源性猝死。 尽管心源性猝死有不可预测性,给预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;但下列诸方面,依然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预防措施:

  1、去除诱因

  精神紧张,情绪激动,过度劳累,剧烈运动,大量吸烟,酗酒,高脂肪饮食,暴饮暴食,电解质紊乱,盛暑严寒,用力大便等,是心源性猝死的诱发因素。尽量避免、控制、去除这些诱因,就可能避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。

  2、警惕猝死先兆

  频发性室早:Lown氏分级3~5级属于严重心律失常。美国纽约随访了1739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24.4个月,发现4~5级室早的猝死率,比没有心律失常者高3倍。因此,及时发现、积极控制3~5级的室早,有可能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。

  严重的心动过缓:50次/分的窦性心动过缓、2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、窦性静止、病窦综合症等,均有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。应积极治疗,严加防范。“载舟之水也覆舟“,要特别注意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,引起的严重缓慢心律失常。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。

  Q-T间期延长综合症:无论是家族性、药物性、还是病理性的,都应积极有效地治疗,以防晕厥,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、室颤、猝死。

  大面积心梗:大面积心肌梗塞,尤其是合并严重心律失常、心力衰竭、休克者,应积极处置,防范猝死。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