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些诗词名句中的养生
养生网导读:由于诗歌具有短小精炼、琅琅上口、有音节有韵律等特点,自古以来诗歌,包括词、曲、赋等,便和养生保健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我国现存最早的《诗经》中,提到可以入药的草木鸟兽鱼虫的名称有260多种。
明代《本草纲目》把大量古人诗词文赋和名言佳句信手拈采,巧妙地镶嵌在著作之中,以文载道,相得益彰。如在介绍粟子的吃法时,引用了苏辙的”老去自添腰脚病,山翁服粟旧传方,客来为说晨兴晚,三咽徐收白玉浆”。在解释当归”为女人要药,有思夫之意”时,则引出了”胡麻好种无人种,正是归时胡不归”的诗句来。在形容枇杷时,又用了杨诚斋的”大叶耸长耳,一枝堪满盘”这两句诗。像这样的例子,书中随处可见。这种以诗明物的手法,起到了诗配画的艺术作用,读来兴趣无穷。
《本草纲目》还收有大量风格质朴,语言清新的医性诗歌。如:”天生灵草无根干,不在山间不在岸。始因飞絮遂东风,泛梗青青飘水面。神仙一味去沉疴,采时须在七月半。选甚瘫风与大风,些小微风都不算。豆淋酒化服三丸,铁幞头上也出汗。”这首诗把中药学浮萍能治疗各种风瘫杂症的功用、服用方法概括得淋漓尽致。妇科要药郁金香,李时珍用一首小诗概括了它的来历和药物价值。”伊有奇草,名日郁金,越自殊域,厥珍来寻,芳香酷烈,悦目怡心。明德唯馨,淑人是钦。”
不为良相,则为良医。我国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和医药卫生有着深厚的渊源,许多行之有效的保健养生好方法、好经验散见在他们的著作中。其中,有不少是以诗词的形式保存着。例如,明代学者邝露在他的著作《赤雅》中收载一首五言诗:”避色如避难,冷暖随时换,少饮卯时酒,莫吃申时饭。”意在告诉人们:要想健康长寿,应当节制房事,随气候变化及时更换衣裳,清晨不饮或少饮酒,日未落不要忙着吃晚饭。
清代乾隆、嘉庆年间的著名医学家陈念祖撰写的《医学三字经》、《医学实在易》、《时方歌曲》等医学普及读物,文字畅美,通俗易懂。如《医学三字经》中《咳嗽》一篇,用三言诗的形式将咳嗽的病因、病机、诊断、治疗描绘得清清楚楚:”肺如钟,撞则呜;风寒入,外撞鸣;痨损积,内撞鸣。谁治外,六安行,谁治内,虚痨程。挟水气,小龙平;兼郁火,小柴清。姜细味,一齐烹,长沙法,细而精。”将肺比作钟,撞之则鸣,通俗而生动,留给人的印象极深。
秋花,菊为主角。秋天曰赋咏,多以秋为题。不同的诗人,有不同胸襟、抱负,笔下的菊,意境完全不同。鲁迅“春兰秋菊不同时”,把古诗“春兰秋菊”寓意人各有专长,转化为人各有志。李清照“莫道不消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”道尽闺中寂寞,怀念良人的痛苦。陶渊明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是归隐田园,人与大自然结伴的良好心态。在毛泽东笔下,“战地黄花分外香”,洋溢革命浪漫主义情怀。张艺谋将黄巢“满城尽带黄金甲”的豪情,用电影方式演绎,虽未能夺奥斯卡奖,但已令外国观众啧啧称奇。
黄巢以菊花喻志,除“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”之外,还写了“飒飒西风满院栽,蕊寒香冷蝶难来,他年我若为青帝,报与桃花一处开。”悲秋的人,读陶渊明题菊花的诗,可以忘忧,心境平和。意志消沉的人,读黄巢题菊花的诗,更能抖擞振作,心态回复青春,对身外的逆境,对体内的病痛,都有与之抗争的坚强信念。
读诗词,也是养生的一种方法。中药有寒与热之分,中国诗词也有冷暖之分。精神亢奋,激动难平时,读李清照与柳永的词,但情绪低落,寡欢落寞时,读宋苏东坡的“大江东去”、岳飞的“满江红”吧!
在赏析优秀的中华诗词作品时,我们时常会发现其中养生保健的记叙,细细读来,怡情又养生。